麗江民族中等專業學校2022年度質量報告
一、學校情況
云南省麗江民族中等專業學校是2003年4月經云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由原來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麗江地區農業學校、麗江地區衛生學校和麗江地區財貿學校合并組建的一所公辦全日制綜合性中等學校。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云南省邊疆民族地區綜合性中等職業學校、滇西北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先后獲得國家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國家級國防教育特色學校、云南省平安校園、雙擁模范單位、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綜治維穩先進單位;麗江市防災減災科普示范學校、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示范學校、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學校、人才工作示范點、黨建工作示范校和優秀案例等107項榮譽。
依托麗江民族中等專業學校,2012年成立了云南開放大學麗江開放學院,實施中高職銜接教育;2013年開辦了百年職校提供全免費優質職業教育;2018年成立了云南技師學院麗江分院,承擔起培養“工匠型”高技能人才工作任務;2019年成立了麗江市技工學校,著力拓展技能型人才培養渠道。學校已形成了“五校一體”融合、職業學校與技工學校融合的辦學格局。目前正在進行職教園區建設,按照市政府統一部署要求,計劃于2022年7月實施并完成搬遷工作,與此同時,麗江職業技術學院的組建申報工作正在按照相關規定和要求順利推進。
二、學校辦學質量年報基本情況
1. 思想政治課專任教師數
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學期,我校共開設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職業生涯規劃》、《哲學與人生》、《形勢與政策》、《職業道德與法律》等九門思想政治課程,從事相關課程教學工作的校內專任課教師共有10人。
2021年3月至2021年7月學期,我校共開設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職業生涯規劃與設計》、《哲學與人生》、《形勢與政策》、《職業道德與法律》、《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歷史》、《民族常識理論》等十四門思想政治課程,從事相關課程教學工作的校內專任課教師共有12人。
2.德育管理人員數: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學年,我校從事德育管理的人員數共有97人。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學期,我校從事德育管理的人員數共有86人。
3.名班主任工作室數:經過深入調研,截止2021年08月,我校目前由國家級/省級/地市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評選的名班主任工作室數為0個,市級名師3人,名師工作室3個。
4.思想政治課教學創新團隊數:經過深入調研,我校目前由國家級/省級/市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評選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創新團隊數為0個。
5.思想政治課示范課堂數:經過深入的調研,我校目前由國家級/省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評選的思想政治課示范課堂數為0個。
6.就業單位對畢業生職業素養的滿意度:根據2020年統計,在2019年9月畢業生中錄用應屆中職畢業生的單位或部門對錄用本校學生的職業素養的滿意度評價為75.73%;根據2021年統計,在2020年9月畢業生中錄用應屆中職畢業生的單位或部門對錄用本校學生的職業素養的滿意度評價為77.21%。
7.就業單位對畢業生職業技能的滿意度:根據2020年統計,在2019年9月畢業生中錄用應屆中職畢業生的單位或部門對錄用本校學生的職業技能的滿意度評價為65.64%;根據2020年統計,在2019年9月畢業生中錄用應屆中職畢業生的單位或部門對錄用本校學生的職業技能的滿意度評價為69.52%。
8.體育課專任教師數:
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學期,我校共開設了《體育與健康》、《大學體育與健康俱樂部》、《籃球》、《排球》、《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體育健康理論基礎與方法》《武術》、《軍體》等八門相關體育課程,從事相關課程教學工作的校內專任課教師共有12人。
2021年3月至2021年7月學期,我校共開設了《體育》、《體育與健康》、《大學體育與健康俱樂部》、《專項訓練(足球、籃球、田徑、乒乓球)》、《軍體》等六門相關體育課程,從事相關課程教學工作的校內專任課教師共有11人。
9.美育課專任教師數:
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學期,我校共開設了《舞蹈》、《聲樂》、《鋼琴》、《美術》、《樂理與視唱練耳》、《色彩與素描》《形體訓練與舞蹈基本功》、《簡筆畫》等十四門相關美育課程,從事相關課程教學工作的校內專任課教師共有11人。
2021年3月至2021年7月學期,我校共開設了《簡筆畫》、《兒童舞蹈》、《學前兒童藝術教育(音樂篇)》、《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美術篇)》、《器樂》、《聲樂》、《美育課程(美術)》、《形體訓練》、《基礎樂理與視唱練耳》、《鋼琴》等十二門相關美育課程課程,從事相關課程教學工作的校內專任課教師共有8人。
10.學生文化基礎課合格率: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學期,我校學生的文化基礎課合格率為81.15%。2021年3月至2021年7月學期,我校學生的文化基礎課合格率為73.55%。
11.學生體質測評合格率:根據統計,截止2021年8月,上一年度我校學生參加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成績為優秀8人、良好190人和及格1055人,體測及格率為1253/1628*100%=76.97%。
12.畢業生總數:我校在2020年9月具有學籍的學生完成教學計劃規定課程,考試合格,取得畢業證書的學生數共計1446人。2021年截止8月份具有學籍的學生完成教學計劃規定課程,考試合格,取得畢業證書的學生數共計1521人。
13.就業(含升學)人數:2020年我校學生中有642名畢業生上崗就業;715名“3+2”合作辦學轉段學生;76名“三校生”;共計1433名就業(含升學)學生。2021年截止8月,我校學生中有613名畢業生上崗就業;777名“3+2”合作辦學轉段學生;106“三校生”,共計1496名就業(含升學)學生。
14.畢業生創業比例:根據統計2020年畢業生中,有56名同學合法從事個體經營,創業占比56/1446*100%=3.87%;2021年畢業生中,有58名同學合法從事個體經營,創業占比58/1512*100%=3.84%。
15.在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數:根據統計2020年畢業生到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就業的人數為45人;2021年畢業生到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就業的人數為67人。
16.在中小微企業就業人數:根據統計2020年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就業的人數為575人;2021年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就業的人數為568人。
17.畢業生專業對口就業率:根據統計2020年9月畢業生中在符合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崗位就業及升入高等學校相近專業的學生共計490名,專業對口率為494/1446*100%=34.16%;截止2021年8月畢業生中在符合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崗位就業及升入高等學校相近專業的學生共計490名,專業對口率為542/1512*100%=35.85%。
18.職教高考:根據統計2020年9月畢業生中,職教高考升學人數為76人;截止2021年8月畢業生中,職教高考升學人數為106人。
19.對口單獨招生:根據統計2020年9月面向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對口升高職、以專業技能成績為主要錄取的對口單獨招生升學人數為4人;截止2021年8月面向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對口升高職、以專業技能成績為主要錄取的對口單獨招生升學人數為9人。
20.通過中本貫通升學人數:根據統計2020年9月畢業生中,我校采用中本貫通方式培養,通過轉段考試可進入本科階段學習的畢業生數為0人;截止2021年8月,我校采用中本貫通方式培養,通過轉段考試可進入本科階段學習的畢業生數為0人。
21.通過中高貫通升學人數:根據統計2020年9月畢業生中,我校采用中高貫通方式培養,通過轉段考試可進入高職階段學習的畢業生數為229人;截止2021年08月畢業生中,我校采用中高貫通方式培養,通過轉段考試可進入高職階段學習的畢業生數為249人。
22.技能拔尖人才免試升學:根據統計2020年9月畢業生中,按照相關政策規定有關高等職業學校免試錄取的招生方式升學人數為0人;截止2021年8月,我校按照相關政策規定有關高等職業學校免試錄取的招生方式升學人數為0人。
23.升入本科院校人數:根據統計我校2020年9月畢業生中通過各種方式升入全日制本科層次高等學校的中職畢業生數為0人;截止2021年8月,我校畢業生中通過各種方式升入全日制本科層次高等學校的中職畢業生數為0人。
24.升入高職高專院校人數:根據統計我校2020年9月畢業生中“3+2”合作辦學的轉段學生共計715人,截止2021年8月畢業生中“3+2”合作辦學的轉段學生共計777人。
25.其他升學人數:根據統計2020年9月畢業生中畢業生通過留學、成人教育、自學考試、網絡教育等方式升學的人數為0人;截止2021年8月畢業生中畢業生通過留學、成人教育、自學考試、網絡教育等方式升學的人數為0人。
26.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學生獲獎數:根據統計2020至2021學年中,我校學生代表學校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學生獲得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項目數為0項。
27.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學生獲獎數:根據統計2020至2021學年中,我校學生代表我校在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學生獲得金獎、銀獎、銅獎、優勝獎的項目數為0項。
28.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含職業資格證書)獲取人數:通過對包括母嬰護理、老年照護、牙潔師等“1+X”資格證的統籌安排和科學培訓,從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我校共有1155人獲取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我校共計有1386人獲取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29.全日制在校生數:經過排查,截止2020年12月,我校注冊全日制中職學籍,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在校學習的學生數為4191;截止2021年08月,我校注冊全日制中職學籍,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在校學習的學生數為3886。
30.生均校園占地面積:據統計截止2020年9月,我校占地面積為25035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積25035平方米/4191人=5.97平方米/人。截止2021年8月,我校占地面積為25035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積25035平方米/3886人=6.44平方米/人。
31.生均校舍建筑面積:據統計截止2020年9月,我校校舍建筑面積為15832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積15832平方米/4191人=3.77平方米/人。截止2021年8月,我校占地面積為15832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積15832平方米/3886人=4.07平方米/人。。
32.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根據統計截止2019年12月,學校教學儀器設備值共計13382000元,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為:1382000元/4191人=3193.03元,截止2020年12月,在2019年1338.2萬元的基礎上,學校新增教學儀器設備值為:生理咨詢師建設39000元、智慧教室建設1152600元、運動場設備更新46440元,共計新增值為1238040元,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為1338.2萬元+12338040元/4191人=3488.44元/人。
33.年生均財政撥款:根據統計截止2019年12月,我校當年財政撥款總收入為53839882.55元,生均財政撥款為53839882.55/4191=12846.55元;截止2020年12月,當年我校財政總收入為55493732.23元,生均財政撥款為55493732.23元/4191人=13241.17元/人。
34.紙質圖書數:根據統計,截止2021年8月,我校圖書館藏書量約為96000余冊。
36.校園網主干最大帶寬:我校內部局域網絡環境主干帶寬為1000Mbps。
37.教職員工額定編制數:根據統計截止2020年12月我校人事關系和檔案均在院校并納入院校的人事編制的額定數為188人,包括管理人員編制13人、專業技術人員編制159人、工勤人員編制總數量16人;截止2021年8月,我校人事關系和檔案均在院校并納入院校的人事編制的額定數為187人,包括管理人員編制13人、專業技術人員編制164人、工勤人員編制總數量10人。
38.教職員工總數:根據統計截止2020年12月,我校教職工總數為185人;截止2021年8月,我校教職工總數為187人。
39.專任教師:根據統計截止2020年12月,我校具有教師資格,專門從事教學工作的人員,可包括正式簽約聘用的非在編的全職教師共計154人;截止2021年8月,我校具有我校具有教師資格,專門從事教學工作的人員,可包括正式簽約聘用的非在編的全職教師共計162人。
40.生師比:據統計截止2020年9月,我校全日制在校生數與專任教師數之比為4191/154=27.21生/師,1:27;截止2021年8月,我校全日制在校生數與專任教師數之比為3886/162=23.99生/師,1:23。
41.雙師素質專任專業教師:根據統計截止2020年12月,我校專任課教師中同時具備教師資格和行業能力資格,專門從事專業課教學工作的教師,可包括正式簽約聘用的非在編的全職教師數量為77人;截止2021年8月,我校專任課教師中同時具備教師資格和行業能力資格,專門從事專業課教學工作的教師,可包括正式簽約聘用的非在編的全職教師數量為84人。
42.合作企業教師實踐基地數:根據統計,截止2020年09月,與我校簽訂協議為合作企業,為我校教師提供實踐的基地數為21個;截止2021年08月,與我校簽訂協議為合作企業,為我校教師提供實踐的基地數為25個。
43.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專任教師占比:根據統計,截止2020年12月,我校具有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專任教師46人/154人*100%=29.87%;截止2021年8月,我校具有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專任教師64人/162人*100%=41.55%。
44.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專任教師占比:根據統計截止2020年12月,我校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專任教師16人/154人*100%=10.38%;截止2021年8月,我校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專任教師21人/162人*100%=12.96%。
45.企業提供的實踐教學設備總值:根據統計截止2021年8月,我校由合作企業為學校提供的實踐教學設備(設備在學校,產權屬企業,學校有使用權)的總資產值為0。
46.合作企業接收學生實習比例:根據統計,2020年9月的畢業生中,合作企業接收實習學生數1156人/實習學生1446*100%=79.94%(含認知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三種形式);截止2021年8月,畢業生中,合作企業接收實習學生數1350人/實習學生1512*100%=89.28%(含認知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三種形式)。
47.生均企業實習經費補貼:根據統計,截止2020年9月我校支付醫院實習費用共計203500元,用于保證362名應屆醫學專業實習生醫院實習,生均562.15元;截止2021年8月我校支付醫院實習費用共計107800元,用于保證183名應屆醫學專業實習生醫院實習,生均589.07元。
48.生均財政專項補貼:根據統計截止2021年08月,我校沒有涉及“生均企業實習經費補貼”中的財政專項經費,沒有財政專項則不填。
三、學校辦學質量總結及未來發展方向
1、存在主要辦學質量問題
根據相關數據的統計和總結,可以發現我校在辦學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1)、師生配比結構不合理
目前我校師生配比為1:27,教師承擔多樣化角色,會導致因為工作任務繁重,精力有限而導致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很難達到精確和深入,且教師較多精力用于日常管理和教育,容易忽視自我教學能力和教研能力的提升。
(2)、教研能力有待提升
根據我校目前全國技能大賽的成績、師范課程的數量、教學創新團隊的數量可以看出,我校教師的教研能力繼續提升。教研能力的是制約學校發展的核心因素,目前我校教師教研能力的不足,主要源自于師生結構不合理而帶來的公祖任務重、壓力大;同時也來自于教師隊伍本身的認識不到位、觀念沒有轉變,對“終身學習”就是辦好教育的基礎這一理念沒有深刻的領會和踐行。
(3)、德育工作開展多元化和深入化不足
從我?,F階段德育工作開展的基本情況來看,覆蓋面廣,效果顯著,全校學生的基礎素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強,但是深度不足,缺乏“示范性”的成果,開展方式不夠多元化,結合校本實際的經驗和措施有待提升。
(4)、技能教學有待深入拓展
從學校畢業生的證書獲取情況、就業單位對畢業生技能滿意度、技能大賽獲獎情況來看,我?,F階段的技能教學基本能夠保證學生在畢業時,有“一技傍身”,順利就業,但還未能達到全面的“一技之長”,在結合校本實際和學生實際精準、科學的技能教學還有待改善和提高。
(5)、校企合作深度和廣度不足
從目前學校合作企業的數量、企業提供的實踐基地數量、企業提供的實踐教學設備等數據來看,目前我校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不足,數量上難以滿足我校豐富多樣的專業設置,合作方式較為粗淺,交流和融合的深度不足,沒有最大限度的發揮出校企合作“雙贏”功效。
二、未來努力的方向
(1)、充分把握政策,爭取政府扶持,引進更多高素質人才加入學校師資隊伍,減少不合理的工作壓力,同時提高我校師資隊伍的綜合素質,為學校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2)、充分利用職教園區搬遷和學校升格申報的契機,充分調動全體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和培育出一批勇于創新、敢于吃苦、樂于奉獻、精于鉆研的師資隊伍,學校從政策上給予最大幫扶,為每一位教師提供充分教研“舞臺”,從而有效的克服我校的教研能力不足這一短板。
(3)、將德育滲透到教育教學中,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除任課教師和班主任寓德育于教學中以外,學校將充分利用學生的第二課堂時間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宣傳、社會服務、知識講座等活動,不斷加強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的教育渠道,努力培養出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4)、遵循產教融合、理實結合的職業教育理念,不斷加強與企業的聯系、適應市場的需要、跟緊時代發展的步伐,讓學生掌握一技之長。學校將進一步加強學生實操技能的培養,開設職業資格技能等級證書的培訓,同時擴大“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
(5)、學校將根據自身辦學特點和人才培養的需要,主動與具備條件的企業開展校企合作,與企業聯合招收學員、合作設置專業、共同開發課程體系、合作制定詳細的人才培養方案;校企之間互相為學生實習實訓、教師技能培養和實踐提供支持和幫助。擬培養出符合市場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表1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數據表
序號 | 指標 | 單位 | 2020年 | 2021年 |
1 | 思想政治課專任教師數(教務科) | 人 | 10 | 12 |
2 | 德育管理人員數(政教科) | 人 | 97 | 86 |
3 | 名班主任工作室數(政教科) | 個 | 0 | 0 |
其中:國家級 | 個 | 0 | 0 | |
省級 | 個 | 0 | 0 | |
地市級 | 個 | 0 | 0 | |
4 | 思想政治課教學創新團隊數(教研室) | 個 | 0 | 0 |
其中:國家級 | 個 | 0 | 0 | |
省級 | 個 | 0 | 0 | |
地市級 | 個 | 0 | 0 | |
5 | 思想政治課示范課堂數(教研室) | 個 | 0 | 0 |
其中:國家級 | 個 | 0 | 0 | |
省級 | 個 | 0 | 0 | |
6 | 就業單位對畢業生職業素養的滿意度 (招生辦) | % | 75.73% | 77.21% |
7 | 就業單位對畢業生職業技能的滿意度 (招生辦) | % | 65.64% | 69.52% |
8 | 體育課專任教師數(教務科) | 人 | 12 | 11 |
9 | 美育課專任教師數(教務科) | 人 | 11 | 8 |
10 | 學生文化基礎課合格率(教務科) | % | 81.15% | 73.55% |
11 | 學生體質測評合格率(政教科) | % | 76.97% | 未做 |
12 | 畢業生總數(招生辦) | 人 | 1446 | 1521 |
13 | 就業(含升學)人數(招生辦) | 人 | 1433 | 1496 |
14 | 在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數(招生辦) | 人 | 45 | 67 |
15 | 在中小微企業就業人數(招生辦) | 人 | 575 | 568 |
16 | 畢業生專業對口就業率(招生辦) | % | 34.16% | 35.85% |
17 | 通過職教高考升學人數(招生辦) | 人 | 76 | 106 |
18 | 通過對口單獨招生升學人數(招生辦) | 人 | 4 | 9 |
19 | 通過中本貫通升學人數(招生辦) | 人 | 0 | 0 |
20 | 通過中高貫通升學人數(招生辦) | 人 | 229 | 249 |
21 | 通過技能拔尖人才免試升學人數(招生辦) | 人 | 0 | 0 |
23 | 升入本科院校人數(招生辦) | 人 | 0 | 0 |
24 | 升入高職高專院校人數(招生辦) | 人 | 715 | 777 |
25 | 其他升學人數(含留學、成人教育、自學考試)(招生辦) | 人 | 0 | 0 |
26 |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學生獲獎數 (實訓科) | 個 | 0 | 0 |
27 | 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學生獲獎數(實訓科) | 個 | 0 | 0 |
28 |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含職業資格證書)獲取人數(成教科) | 人 | 1155 | 1386 |
29 | 全日制在校生數(招生辦) | 人 | 4191 | 3886 |
30 | 生均校園占地面積(財務室) | 平方米 | 5.97 | 6.44 |
31 | 生均校舍建筑面積(財務室) | 平方米 | 3.77 | 4.07 |
32 | 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財務室) | 元 | 3193.03 | 3488.44 |
33 | 年生均財政撥款(財務室) | 元 | 12846.55 | 13241.17 |
34 | 紙質圖書數(教務科) | 冊 | 73000 | 73000 |
35 | 電子圖書數(教務科) | 冊 | 51.45 | 51.45 |
36 | 校園網主干最大帶寬 (信息中心) | Mbps | 1000 | 1000 |
37 | 教職員工額定編制數(人事科) | 人 | 188 | 187 |
38 | 教職員工總數(人事科) | 人 | 185 | 187 |
39 | 其中:專任教師總數 | 人 | 154 | 162 |
40 | 生師比(人事科) | / | 27 | 23 |
41 | “雙師”素質專任專業教師總數(人事科) | 人 | 77 | 84 |
42 | 合作企業教師實踐基地數(教務科) | 個 | 25 | 25 |
43 | 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專任教師占比(人事科) | % | 29.87% | 41.55% |
44 | 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專任教師占比 (人事科) | % | 10.38% | 12.96% |
45 | 企業提供的實踐教學設備總值 (財務室) | 萬元 | 0 | 0 |
46 | 合作企業接收學生實習比例(實訓科) | % | 79.94% | 89.28% |
47 | 生均企業實習經費補貼(財務室) | 元 | 562.15元 | 589.07元 |
48 | 其中:生均財政專項補貼 | 元 | 0元 | 0元 |